茶黄蓟马发生规律与生活体现在哪里?
茶黄蓟马1年发生多代,广东省1年发生10~11代,世代重叠,在广东、广西、云南,贵州等南方茶区,无明显越冬现象,冬季仍可在嫩梢上找到成虫或若虫,但在浙江、江西等偏北茶区,以成虫在茶花中越冬。一般年份,1—4月为低峰期,5月虫口数量开始上升,7—8月波动较大,9月虫口数量迅速上升,10—11月达到高峰期,12月下旬后虫口下降。
茶黄蓟马趋嫩强,多在芽及芽下1~3叶吸食,虫口比例:芽7.4%,芽下1叶29.4%,芽下2叶39.1%,芽下3叶20.1%,芽下4叶3.9%,成、老叶无虫[4]。田间雌雄比例差别大,绝大部分是雌虫,雄虫很少发现,以两生殖为主,也可见孤雌生殖,卵产于芽或嫩叶叶背表皮下,每雌均产卵35~62粒。成虫活跃,受惊后常飞起,午间多栖息于叶背和芽内,阴天可全天活动,雨天或低温下活动差,雨后天晴则特别活跃。成虫无趋光,但对绿、黄色趋明显。
综合防治措施如何操作的?
4.1农业防治
一是搞好肥培管理,提高茶树耐害能力,及时清洁茶园,减少茶黄蓟马越冬场所。二是及时分批采摘,可在采茶的同时摘除一部分成虫、若虫和卵,减少田间虫口数量。三是结合采摘,适时轻修剪,抑制虫口发生。
4.2生物防治
保护和利用茶黄蓟马的天敌昆虫,如草间小黑蛛、草蛉、瓢虫、大赤螨、捕食螨等。改善茶园生态环境,有利于天敌昆虫繁殖,发挥自然天敌资源对茶黄蓟马的控制作用。
4.3诱杀法
利用茶黄蓟马对黄色有强烈趋的特点,采用黄板诱杀。具体方法:用25 cm×40 cm大小的黄板,两面均涂上机油或凡士林,放置于茶行间,其高度与茶行等高,放置密度以450块/hm2为宜。
关键词: 综合防治措施发生规律与生活特性发生多